標籤

文創 (2) 方向 (4) 平面 (1) 名言 (4) 自論 (6) 行銷 (2) 社會 (7) 科技 (1) 紀錄 (3) 哲思 (7) 產品 (2) 設計 (10)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梅迪奇效應之異場域的衝擊




在攝影手法稱之為蒙太奇Montage
意指的是將一連串分割鏡頭的重組方式,來創造新的意義。
在產品面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文化符碼隱喻的異場域結合,但不失其功能性與易認性。
例如飛利浦史塔克的檸檬榨汁機。

一種是生活習慣潛意識的異場域結合,也不能失其功能與易認性。
例如深澤直人的掛壁式CD播放器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權力與意識

男生的權力來自地位與資源

女生的權力來自外貌與溫柔、橋梁

但女性權利會因更年期或武器減少而減低

男生全力卻會因地位資源的累積而提升

立體投影

有可能是鎖定眼睛
然後直接將影像分成兩道光照入眼睛
達到擴增實境的效果

而這可以與手部定位作結合
達到與鋼鐵人的相同效果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藝術

藝術X行為

懂畫之人須會畫
懂球之人須會球

淺涉深涉問題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意念先於形式

設計有人解讀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在我的眼裡,或者可以說設計人
這是解決與人傳達或表達的方法
而對設計而言意念是先於形式的
因為一開始的意念為真
後而做的設計(修飾)或是美化才會也是真
設計於教學上可以說是意念的傳達
而設計不是意念
是解決一個問題
一個妥善將意念的真傳達於使用或觀看者的問題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設計新知

繁入簡
簡入繁

大音稀聲
大象無形

冗贅
不冗贅

對比強烈
溫和內斂

通用設計

黃金比例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Architect TED building unoqueness

尋求真理能夠得到美

尋求美卻會得到虛無

尋求秩序令人滿足

尋求滿足卻只會變得失望

認為自己為同伴服務的人會發現自我實現的喜悅

而尋求自我實現的人卻會導致傲慢

傲慢和自然是不相容的

透過自然宇宙和人類的本質

我們應當尋求真理

如果我們尋找真理

我們就會發現美

創意亞洲現場-探索十大設計師的創意力

作者 官振萱
出版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深澤直人
1.pp30 我感覺設計早已經存在。問題不是如何把它做出來,而是找出來。
2.pp31 他從小就發現,人們活動時有許多的「高度相似性」,比如收傘後,要在牆邊找一處地方讓雨傘可以直放;比如攀岩者,每個人都循著相同的腳印爬上去,「左手放在這裡,左腳就是必要放在那裡」彷彿那就是人生,你不能忽略它,逃避它。
3.pp35 人們與環境的關係早已經存在,設計早已存在,只待被發掘出來。objective sketch
4.pp36 「「真實」並不是存在於你的腦中。真實是存在於你的反應動作裡。設計的暗示是從人們的潛意識來的,是存在於自然而發的行為,而不是設計師自己的思維。」without thought
5.pp40 「極簡主義並不是說外型很簡單,它是一種文化,是找到事物的本質,精確地反映環境。」
6.pp43 人類行為有高度的相似性,從中發掘出使用上的創意,賦予設計全新的概念。
人和環境自有最合適,最自然的形式存在,設計師不需要去創造,而是發掘出來。
用客觀的態度觀察環境,而不是一味地刻意表現自我,因為環境才決定了設計。
設計師不能一直想著賺錢、想著設計,要想的是生活,生活才是本質。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海報設計

在製作海報設計時最重要的法則就是
1.視覺搶眼度-通常運用對比效果或稱為不冗贅,
不論是色彩的或是文化上的。
2.內涵的呈現-通常運用可喚起回憶的訊息;
或稱為冗贅的訊息,
較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一件稱之美的事物倘若沒了內涵,
那也會淪為庸俗之物,
因此在做設計的時候並不是只考慮到外表的美,
也要考慮到內涵意義,
如同美之為物所提到,
一個外表好看的人雖然一開始就會讓人提起好感,
但若想處之後發現內涵極為貧乏,
那扣的分數往往會比加的分數要來的多,
但一個外表不佳的人雖然一開始不能給人較佳的好感,
但若因相處之後發現是一個極具內涵的人,
那加的分數也會大於一開始所扣的分數,
所以內涵是在細細咀嚼後才會出現的味道,
至於一個外表不同可譬如餐廳,
若到一家美輪美奐的餐廳,
但吃的東西非常難吃,
那下次再光顧的機會很能會變得非常小,
而若是一般平常的小攤販,
裡面賣的東西卻是熟悉的好味道,
那再光顧的機會便會大上許多。

從產品設計面來探討也是可行,
在唐那諾曼所寫的設計與日常生活裡頭提到,
不好用的產品是對人的一種逞罰,
而在情感設計裡寫到,
美的物品會勾起人的過去記憶或是讓人異常的感覺好用,
甚至是將不便操作的產品視為形式面優異遠大於功能面。

從行銷角度來看,
一件深涉的產品若在購買後外表能不斷的引起別人的稱讚,
那購後焦慮便會下降,
甚至提升品牌忠誠度,
如果深涉產品不能引起別人的讚揚,
那買主就會主動的去詢問別人意見,
是因為要減少購後焦慮,
但如果這時被詢問的人因此產品搶眼度低落,
而缺乏對產品的印象,
一問三不知的話,
那產品買主的購後焦慮便會提升,
若又是負面評價的話,
此產品可能在不久後便會被買主賤價脫手。

因此從產品設計面考量一件產品的話,
必須具備上述1、2條件外,
還必須運用條件1的功用讓人主動提起,
並且談論產品的特別,
然後跳到2使用時必須是讓人覺得易於使用的,
而易於使用就像是內涵,
所以其實平面設計、產品設計、行銷設計間的距離是非常非常接近且可相關的。